2025年6月19日上午,上海译文出版社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现场举办了猿渡静子新作《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新书发布会活动。活动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童书中心副主任朱昕蔚主持,邀请到了多位重量级嘉宾,包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启云科技,本书作者猿渡静子,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知名作家与翻译家黄昱宁,以及《阅读与成才》杂志副主编、风落果·击壤文化主编赵晖。
在对谈环节中,嘉宾们围绕《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书展开了深入而精彩的讨论。赵晖作为本书的重要推手,首先分享了她与小豆豆、与这本书最初的渊源,详细阐述了推动本书出版的初衷与历程。本书源自一系列刊发在《阅读与成才》杂志上的文章,赵晖回顾道:“在杂志创刊的时候,我与石辉老师想要用一批非常优质的稿子来为杂志定调。这时我就想到了猿渡静子老师,希望兼具知名版权人、绘本译者、《窗边的小豆豆》责任编辑等多重身份静子老师能以她的国际视野和我们聊聊关于阅读和教育的心得,于是策划了这一系列文章。”
猿渡静子则作为作者,阐述了她用中文创作本书的动机,讲述了她如何将自己对出版的感悟、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小豆豆的深厚情感融入到这部作品中:“虽然我在图书行业深耕多年,但作为图书作者,《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是我的第一部中文写作的作品。我与《窗边的小豆豆》已经一同走过20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时常在重温小豆豆的故事时迸发出新的灵感或疑问。通过《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我将这些年对小豆豆、教育和我们如何培养一个‘好孩子’的思考写作出来,借以与各位读者共同探讨当代的教育问题,也希望大家能通过《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对《窗边的小豆豆》有更多元、更立体的了解,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黄昱宁则从出版与创作角度,分享了她在出版、翻译、写作领域兼顾发展的经验:“能够从多重身份、多重视角看待同一部作品,是身为出版人、译者和作家三重身份的一大乐事。在这三重身份、三重视角中不断平衡,考验的是对时间的把控和对身份的考量。通过三重不同的身份视角,我从《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本书中收获颇多。这的确是一本有意义的、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同时,她详细介绍了上海译文出版社在策划和出版这本书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以及这本书在出版市场上的定位和预期影响。她表示,这本书的出版是译文社在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对经典作品的一次创新性延续。
曹文轩则从儿童文学与教育视角,对作品给予高度评价:“2025年上半年看过《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在内的几本好书,就算下半年看不到别的好书,我觉得这一年也过得去了。”他用“奇书、趣书、理书”三词总结自己对《你真是一个好孩子》的看法,认为本书考证话题奇特、令人意想不到,读来却趣味十足,同时还能说清巴学园中的现代教育理念。因此,他认为《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不仅是一部优秀的中文原创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书籍:“《窗边的小豆豆》的主人公不是小豆豆,也不是小林校长,而是‘教育’。静子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从各个角度考证、阐释了巴学园教育理念的非凡之处和方向的正确性,阐释了现代教育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同时,猿渡静子还分享了她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包括如何在书中巧妙地融入巴学园的教育理念、小豆豆的家庭教育、同伴关系以及她的兴趣爱好等不同层面的教育元素。她表示,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读者们看到教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各个方面,呼吁全社会提升对教育的重视。
活动最后启云科技,赵晖女士则从母亲读者角度,分享了阅读本书的深刻感受。她表达了对书中教育理念的认同和对儿童成长的关注,认为这本书不仅适合孩子们阅读,也适合家长们阅读,更是一本适合亲子共读的书。通过阅读这本书,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和困惑,也更加明确了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的出版是对现代教育的一次深入探讨,为人们提供了重新思考教育的机会。上海译文出版社童书中心后续将围绕本书开展更多线上线下活动,以进一步推广和传播书中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这些活动将包括读书分享会、亲子教育讲座、线上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旨在让更多的家庭了解和受益于这本书。
对话知名版权人、超级畅销书《窗边的小豆豆》责任编辑猿渡静子
Q:你对《窗边的小豆豆》应该说非常熟悉,在写《你真是一个好孩子》的时候却还是做了很多功课,这是为什么?
A:20多年以来,我一直想写这本书,但是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去做那么多的事情。我觉得写一本书一定要到实地去,包括小豆豆小时候去那个庙什么的,周边我全都走遍了。特意去周边去走一走,我在进入写作的时候会给我不一样的感觉。
我非常熟悉《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但是里边有很多我想解答的东西。所以差不多这三四年我开始做一些准备,一边写一边去考证,一边去查资料。基本上《你真是一个好孩子》里的东西,在我写作的时候都是全新的,是我最近发现的。
Q:《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和《窗边的小豆豆》两本书我们应该怎么来对照阅读?启云科技
A:我觉得《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很鲜活,读者看的时候会觉得这本书真的好玩,但是《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不一样,它更具备深度和厚度,我的这本书会让他们有很多思考。特别是成年人读这本书,当小时候读过读《窗边的小豆豆》的孩子长大之后,他再来读《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就能发现原来《窗边的小豆豆》背后还藏着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还会增加他对于教育,对于成长,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思考。
Q:你在这本书里提倡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什么?
A:作为父母,培养孩子最核心的教育理念是妈妈情绪稳定。
我也是一个妈妈,我把儿子也培养得不错。我觉得小豆豆的妈妈是我的榜样,我也经常跟很多妈妈说,你一定要在你随时可以看见的地方摆一本《窗边的小豆豆》,提醒自己要情绪稳定,不能乱发脾气,提醒自己,我们家是平静的。我自己家是安静的,我跟我老公从来不争吵,我的儿子他就会很丰盈、很安静,有很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很独立,他会觉得他自己很幸福,他会说,妈妈我身边10个朋友当中我觉得我最幸福的。
Q:这本书名字是《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个书名是想传递什么信息?
猿渡静子:这个书名我是希望提醒更多的老师、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你对孩子随时要有肯定的语言,“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小林校长在巴学园没了之后一直在做老师,他也教过高中生,他的学生里也曾经出现过在日本非常有名的艺术家。小林校长是那个艺术家高中时候的老师,他对那个孩子说的是“你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最后他真的成为一个艺术家。
Q:据您的观察,《窗边的小豆豆》对日本读者产生了哪些影响?
猿渡静子:《窗边的小豆豆》日文版1981年出版的。上世纪80年代日本教育环境是,家长很焦虑,孩子很压抑,压力非常大,所以《窗边的小豆豆》当时能卖得好也是因为好像突然给孩子看到希望。当时日本教育工作者通过这本书有一个思考,发现几十年前小林校长他们可以做那样的教育,我们过了几十年反而更后退了吗?在整个过程中,老师们也慢慢受到影响,所以这本书在日本也是最畅销的一本书。我觉得完全是因为孩子喜欢它,家长喜欢它,老师觉得也喜欢它,所以它的受众群体非常庞大。
Q:您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怎样的?
A:我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最大的感触就是放手让孩子去做,给他舞台,给他肯定,不是在往前拉他,而是给他背后的托举。比如我会让他去河北支教3个月,教小学4年级、6年级,那时候他才14岁,读初二初三。因为他在北京出生长大的,我希望他看到乡村孩子不一样的生活环境。
在他支教三个月过程当中,有旁边的一个中学的校长听说他在那个小学支教,就请他去中学做演讲,可能他已经习惯了站在讲台上,已经自信了,临时被校长拉去演讲能讲一个半小时,很锻炼他的演讲能力。我儿子现在大四了,现在他的教授会说,你有超级棒的演讲能力,读研究生、读博士会有非常大的帮助。那三个月支教让我发现,原来一个孩子,如果你给他提供一个舞台,他有无限大的空间,无限大的展示自我的空间,如果你没有给他提供这样的舞台,你可能看不到,他自己也看不到。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启云科技
恒汇证券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